新闻中心News

雷火竞技平台新春走基层丨大饼里的“老味道”创新中的“新食尚”

2025-01-27 08:29:53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歘歘歘”,伴随着铲子的摩擦声和扑鼻的香气,一张张10厘米厚的金黄饱满大饼新鲜出锅。

  1月23日,记者走进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一家传统大饼作坊,热气腾腾的景象扑面而来。师傅们熟练地揉面、擀面、摊饼,动作一气呵成。面团在他们手中仿佛有了生命,不一会儿就被擀成直径约50厘米的圆形厚饼。经过一个半小时的烘烤,大饼在锅中迅速成型,变得外硬里软,表面呈现出金黄色的诱人色泽,散发出浓郁的麦香,让人垂涎欲滴。

雷火竞技平台新春走基层丨大饼里的“老味道”创新中的“新食尚”(图1)

  “我们家做大饼已经好几代人了,这手艺是祖上传下来的。”该作坊的传承人王言众一边忙着手中的活,一边自豪地说,“每一道工序都有讲究,从配料到火候,都得拿捏得恰到好处,这样做出来的大饼才地道。”

  莒南大饼,当地人也称锅饼,以其独有的干、脆、香等特点而闻名。作为日常主食之一,大饼在当地人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特别是在春节、中秋等特殊节点,圆圆的大饼又被作为首选的祝福礼,寓意圆满、吉祥。

雷火竞技平台新春走基层丨大饼里的“老味道”创新中的“新食尚”(图2)

  一进入腊月,前来订购或购买大饼的客户就络绎不绝。“正在制作的是昨天客户预定的25张大饼,要过年回淄博走亲访友用。”据王言众介绍,像这样的大客户最近可真不少,雷火竞技平台都需要提前预订。而每天凌晨12点,他就开锅制作,每天38口锅连轴转,全家人齐上阵,一天做二三百张饼都不够卖。

  然而,传统的制作方式虽然保证了大饼的原汁原味,但产量有限,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为了让莒南大饼走得更远,当地引入了新质生产力。现代化的生产设备与传统工艺相结合,在保留传统风味的同时,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雷火竞技平台新春走基层丨大饼里的“老味道”创新中的“新食尚”(图3)

  “以前手工一天最多做几十张饼,现在有了新设备,产量翻了好几倍。”王言众笑着说,“而且,我们还通过电商平台把大饼卖到了全国各地,让更多人尝到了家乡的味道。”

  除了生产环节的创新,莒南大饼在包装和营销上也紧跟时代步伐。精美的礼盒包装,融入了莒南的地域文化元素,成为了新春佳节馈赠亲友的佳品。线上线下的宣传推广,让莒南大饼的知名度不断提升。

  “近年来,我们高度重视非遗的发掘和保护工作,通过深挖资源、重点培育、锻造精品等措施,在发掘好、保护好非遗代表性项目的基础上,活化利用非遗力量,助力乡村振兴和强村富民。”莒南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华说,莒南大饼、高榆木梳、石雕石刻等一大批非遗代表性项目被较好地传承发展。

雷火竞技平台新春走基层丨大饼里的“老味道”创新中的“新食尚”(图4)

  春节日益临近,山东莒南的大街小巷弥漫着浓郁的烟火气息。在这热闹的氛围中,莒南大饼的香气格外引人注目。它不仅是当地人舌尖上的乡愁,更是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生动体现。

雷火竞技平台新春走基层丨大饼里的“老味道”创新中的“新食尚”(图5)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搜索